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動態

    水質分析中現場檢測項目問題及處理方法來源:武漢中地大環境地質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0-07-15    瀏覽量:

    樣品采集

    1、樣品保存的標準依據是什么? 

    問題描述: 

    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2017 )的附錄和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HJ/T164-2004、《水質采樣 樣品的保存和管理技術規定 HJ493-2009》以及其他檢測技術標準里面均有相關規定,有些項目的保存要求完全不一樣,以哪個為準?哪個優先?

    如果是進行環境質量監測,檢測的結果評價又用的是質量標準,如果未按質量標準里面要求的進行保存,這種數據是否有效呢?一般我們按照要求高、嚴格的標準進行保存,雖然麻煩,但較為規范。

    如果按照方便省事保存時間又長的標準里面要求的保存,是不是專家質詢的時候也有據可循呢?另外請教個問題,較遠的異地水樣 BOD5比較切實可行的保存方法應該如何做? 

    解答: 

    GB/T-14848-2017 附錄里面的保存方法與其它標準規定極不一致,只要是做環保的項目便不宜附錄的保存方法,而應采用《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4-2004),在最近開展的重點企業用地初步采樣分析工作中國家明確了地下水質保存按 HJ/T164-2004,土壤保存按HJ/T166-2004。 

    一般也可以按照實際檢查方的要求,比如衛生監督所檢查生活飲用水,那就按照生活飲用水 GB/T 5750 的要求做,如果是環保部門的檢查,那就按照環保部的標準進行保存。標準有沖突也算是我國標準的一大特色,只能自己適應了。 

    2、微生物樣品采集前采樣瓶為何不能蕩洗,不可采集滿? 

    問題描述:

    想問問采集的糞大腸為什么不能裝滿瓶子?瓶子為什么不能蕩洗? 

    解答: 

    微生物采水瓶不建議采滿水是因為:水樣本送到實驗室后,在取樣檢測前需要混勻,滿瓶水容易混勻還是半瓶水容易混勻?

    當然是半瓶水容易混勻而且混勻效果好。不裝滿是留點空氣給微生物生存用的,采滿了就沒氧氣,微生物就會死亡。

    不能水洗是因為水洗了就帶來微生物,在采樣就會出現微生物積累,造成數據不準。所以微生物的采樣品采樣前都要進行滅菌處理。 

    3、關于水中石油類采樣器的提問 

    問題描述:

    請問大家做石油類采樣都用什么采樣器?有人說直接用采樣瓶,這樣避免轉移時的損失。另外,采樣時都要注意哪些事項? 

    解答: 

    根據《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 91—2002)油類(包括動植物油、石油)用硬制玻璃瓶采樣,至少 250mL。

    加 HCl 調節 pH≤2,可以保存 7d。也有專用的采水器,采水器里面的瓶子直接當樣品瓶用,不用轉移。 

    目前石油類標準分為 HJ970-2018(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和 HJ 637-2018(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根據方法要求,采樣體積應為 500ml。 

    采樣容器清洗方法:洗滌劑洗一次,自來水洗二次,(1+3)HNO3 蕩洗一次,自來水洗三次,蒸餾水一次。 

    注意事項: 

    A、應在水面至 30 厘米采集柱狀水樣,不可滿瓶。

    B、棕色廣口玻璃瓶采集,代表性強的水樣,此瓶事先要用溶劑洗滌,千萬不可殘留洗滌劑,將洗滌劑薄膜全部去除,并加酸于水樣瓶中。 

    C、測定石油類和動植物油類要單獨采樣,不可在實驗室中再分樣。采集石油類樣品時,千萬不可溢出瓶口。瓶上面要留有空隙,這樣可以使浮在水面的石油類保存下來。 

    D、石油類可不作平行雙樣,當需要報告一段時間的平均石油類濃度時,可以測定在指定的間隔時間所采取的單個水樣。 

    E、石油類樣品可在每百克中加入 1mL 濃鹽酸保存樣品。決不可用氯仿或苯甲酸鈉保存樣品。 

    4、采集水樣所需的固定劑何時加?

    問題描述:

    在水質采樣時,各種固定劑需要現場加入呢,還是可以回到實驗室后,再往水里加固定劑?

    解答: 

    A、都是要在現場加入固定的,因為運輸時間長短的問題,在運輸過程中各種情況會有影響。 

    B、被檢樣品的代表性與樣品的采集和保存有直接的關系,對不同的水源應采用不同的采樣方法,這樣才能保證采到的樣品科學、客觀、有代表性。采樣時應根據所測項目要求提前添加不同種類的保護劑。

    如水中氰化物,水樣需加氫氧化鈉至 pH>12;水中總汞的測定,水樣需加鹽酸至 pH<2,微生物需要加硫代硫酸鈉除氯。注意,加了保護劑的采樣瓶不可涮洗,直接采樣。 

    5、微生物樣品是否需要采集平行樣? 

    問題描述:

    糞大腸,總大腸,菌落總數這類樣品現場能采平行樣嗎,實驗室分析的時候可以做實驗室平行嗎? 

    解答: 

    A、現場不宜采平行樣,樣品不是均勻的,誤差太大;但有證標準樣品在實驗室內是可以做平行樣的。也可以帶空白樣,防止污染。 

    B、場采集微生物檢測的水樣本無需采集平行樣本,除非標準中明確提出。一般采集的用于微生物檢測的水樣轉運到實驗室后振蕩混勻后可以通過一份樣品的平行接種或檢測人員間的比對操作就可以。 



    電導率儀



    1、如何保養電導率電極? 

    問題描述:

    電導率的電極是如何保養的呢?直接放入純水中?還是放入其他的保養溶液呢?而且據我觀察,電導率的電極更換不是特別頻繁呀?

    我們這測量電導率就是直接把電極放入水樣中,然后調節檔位,調節到合適的檔位然后穩定讀數就可以了。 

    解答: 

    A、實驗室條件下建議如下測試;取一個清潔專用的大燒杯,放在一個臉盆內,置于純水機旁,將電導率儀電極放在燒杯的底部,打開純水機取水開關,將純水打在電極內,這樣隨著水位不斷的上升,上面的純水對下面的純水起到了隔絕空氣的作用。監測值會明顯低于純水暴露于空氣中的值。監測數據更能說明純水機的出水質量。 

    B、開機方面:電源線插入儀器電源插座,電導率儀器必須有良好接地;按電源開關,接通電源,預熱三十分鐘后,進行校準;儀器使用前必須進行校準:將“選擇”開關量程選擇開關旋鈕指向“檢查”,“常數”補償調節旋鈕指向“1”刻度線,“溫度”補償;測量在電導率測量過程中,正確選擇電導電極常數,對獲得較高的測量精度是非常重要的。可配用的常數為四種不同類型的電導電極。用戶應根據測量范圍參照表 1 選擇相應常數的電導電極。 

    C、上面的操作完成之后我們就要去吧電導率儀的溫度補償的設置完成:調節儀器面板上 “溫度”補償調節旋鈕,使其指向待測溶液的實際溫度值,此時,測量得到的將是待測溶液經過溫度補償后折算為二十五度下的電導率值;如果將“溫度”補償調節旋鈕指向刻度線,那么測量的將是待測溶液在該溫度下未經補償的原始電導率值;常數、溫度補償設置完畢,應將量程選擇開關旋鈕,按照說明書將其放置合適位置。當測量過程中,顯示值熄滅時,說明測量值超出量程范圍,此時,應切換量程選擇開關旋鈕至上一檔量程。

    2、使用電導率儀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問題描述:

    各位同仁在日常使用電導率儀有沒有什么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 

    解答: 

    電導池應定期進行清洗,可用 50%的溫熱洗滌劑和一只尼龍刷子刷洗,再用除鹽水沖洗干凈。若電導池內部有粘著力較強的沉積物時,用 20g/L 濃度的稀鹽酸溶液清洗,再用除鹽水徹底沖洗干凈。

    必須特別注意儀表應有良好的接地線,并按制造廠要求進行接線,否則會影響儀表的正常工作。電導池應根據水質情況,每 3-12 個月定期清洗、校驗一次(也可隨主機大、小修日程安排),其操作步驟如下: 

    a、將電極小心地從不銹鋼流通池外套中逆時針旋出。 

    b、檢查內外電極有無異物。 

    c、將電極的不銹鋼部分浸泡于濃度為 10g/L 的稀鹽酸溶液中 1h 左右,取出后用除鹽水淋洗(注意:不可使電極的引出線部分接觸稀酸溶液或受潮,否則會損壞電極)。 

    d、將電極放入不銹鋼外套中旋緊,接入除鹽水沖洗 4-8h。 

    e、按上述方法進行流動法校驗電極常數,校驗后的常數若有變化,可通過設置按鈕進行調整。b.注意事項:測量高純水時應避免污染,最好采用密封、流動的測量方式;因溫度補償系采用固定的百分之二的溫度系數補償的,故對高純水測量盡量采用不補償方式進行測量后查表;為確保測量精度,電極使用前應用于小 0.5μS/cm 的蒸餾水沖洗二次,然后用被測試樣沖洗三次方可測量;電極插頭座絕對防止受潮,以造成不必要的測量誤差;電極應定期進行常數標定。 



    1、肉眼可見物如何描述? 

    問題描述:

    肉眼可見物在實際操作中很難描述,最近遇到一個水樣,靜置時底下一層白色絮狀物,可是我們檢測時標準說要搖勻看,這樣一搖晃沉在水底的就都浮了起來,最后我自己描述就寫大量懸浮物的,請問這樣可以嗎? 

    近日接到一個水樣,水里邊含有氣體,是地下水,那么氣泡到底算不算肉眼可見物呢?判定為肉眼可見物的依據是什么? 

    解答: 

    A、分析方法:檢測肉眼可見物時要求選取有代表性的水樣.置于無色透明的玻璃瓶中,對照充足光線仔細觀察。檢測天然水的肉眼可見物及受污染水的漂浮物,宜在現場進行。肉眼可見物的檢測帶有一定的主觀性。 

    B、肉眼可見物要從數量+顏色+狀態進行描述,描述其真實狀態即可,如懸浮、漂浮、沉降等。可描述為:搖勻可見懸浮物 

    C、肉眼可見物主要指水中存在的、能以肉眼觀察到的顆粒或其他懸浮物質。常見的肉眼可見物有:懸浮固體、水面飄浮物、沉積物、微生物和未成熟的幼體等。 

    D、氣泡不能算肉眼可見物,因為其狀態不穩定,在特定條件下能看到,稍微改變一下條件可能又沒有了,其結果無法復現。而且檢測肉眼可見物時,應預先將水樣搖勻,這種情況下,大部分氣泡已經消失了。 

    2、如何測定水中臭氧含量? 

    問題描述:

    誰知道水中臭氧含量是怎么檢測的?用臭氧--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消毒劑指標 GB/T 5750.11-2006(5.2)這個方法怎么做方法確認呢?檢出限,準確度,精密度等指標該怎么體現?該方法是在樣品和空白溶液中分別加靛藍溶液,用空白-樣品吸光度差計算臭氧的濃度。沒有標準曲線,檢出限怎么體現?因為沒有臭氧,做不了加標回收,怎么體現準確度?

    解答: 

    A、

    a、碘量法:過去最經典的測量方法,用臭氧化氣使碘化鉀溶液中的碘游離出來而顯色,然后用硫代硫酸鈉滴定還原至無色,以消耗的硫代硫酸鈉數量計算臭氧濃度。此法顯色直觀,設備便宜,但要用各種藥品、洗瓶、量筒、天平、滴定管等化學試驗設備,使用不方便,且易受其它氧化劑(如 NO、Cl 等)干擾,I 比法目前仍為我國的標準測量方法。 

    b、紫外吸收法:利用臭氧對波長入=254nm 紫外光的最大吸收值,使紫外光在臭氧氣氛中衰減,再經光電元件、電子電路(比較電路,數據處理,數模轉換)得到數據輸出,此方法精確,可連續在線量測。己被美國等工業先進國家選為標準方法,但該儀器價格較貴,一般作為檢測單位與生產、科研單位使用。 

    c、比色法:與碘量法同為化學法,是利用臭氧對化學試劑反應發生的顯色或脫色現象確定臭氧濃度。它可用碘化鉀、鄰聯甲苯胺或靛蘭染料等多種化學物質,可直接肉眼觀察與標準色管或比色盤比較,也可用分光光度計檢測,此法簡單易行,成本不高,在我國目前水平適于推廣,但測試藥品是一次性消耗品。 

    d、DPD 臭氧水濃度測試試劑:盒中的 DPD 試劑采用雙鋁箔片劑包裝,藥片含崩解劑,可快速溶解,產品對臭氧高度敏感,可精確到 0.05ppm,比色卡經精密分色制成,配有專用的比色管,具有使用方便、保存期長、質量穩定可靠等優點,配置的 DPD 法對應比色色階溶液,與 KIO3標準溶液做比較,測定結果準確可靠。本法尤其適合于現場分析,完全可與進口同類產品媲美,在水行業、食品行業、飲料和制藥產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 DPD 臭氧測定試劑盒已為包括樂百氏、娃哈哈、怡寶、農夫山泉、景田、益力在內的全國幾百家知名礦泉水、純凈水企業所廣泛應用。 

    B、

    對于那些沒有質控,沒有標準的項目,可以找一家已經取得該項目資質的實驗室,用同一個樣品做實驗室間比對,自己再做幾個同一水樣的結果,算一下精密度,完善認證資料。 

    3、測定廢水水樣渾濁度是否需要充分搖勻水樣? 

    問題描述:

    做廢水濁度,用濁度儀測,要不要充分搖晃?搖晃完會有很多顆粒物,在用濁度儀測的時候會慢慢的沉淀,濁度儀顯示的值變化很大,不穩定。但是不搖晃,水又很清澈,濁度值小。

    解答: 

    臺式濁度儀的測量原理是指通過水體物質中的懸浮物質、膠體物質、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雜質對光線的散射和吸收產生的信號進行換算得到濁度。對于存在沉降物質的水體,也就是懸浮顆粒,要對溶液進行充分晃動,讀出最高值;對穩定的水體,也要對溶液進行晃動搖勻后測定。有些帶顏色的是可以溶解在水里的,即顏色很深,但很清澈。濁度是不溶解的固體產生的,所以水樣放置的時間長了,沉淀就多,如果光路在水樣的中下層,則會導致濁度增加。 

    4、濁度與其他指標的聯系與影響有哪些? 

    問題描述:

    在樣品檢測濁度時,影響樣品濁度的因素有哪些?比如: 

    A、樣品溶液的色度、透明度是否有影響,色度在什么范圍內影響比較小?

    B、樣品溶劑是否有影響,是否需要扣除空白?

    C、與使用溫度或樣品溫度是否有影響? 

    解答: 

    濁度是表現水中懸浮物對光線透過時所發生的阻礙程度。也就是說,由于水中有不溶解物質的存在,使通過水樣的部分光線被吸收或被散射,而不是直線穿透。因此,混濁現象足水樣的一種光學性質。 

    濁度與色度雖然都是水的光學性質,但它們是有區別的。色度是由水中的溶解物質所引起的,而濁度則是由于水中不溶解物質引起的。所以,有的水樣色度很高但并不混濁,反之亦然。 

    透明度是指水樣的澄清程度,潔凈的水是透明的。水中懸浮物和膠體顆粒物越多,透明度就越低。通常地下水的透明度較高。透明度是與水的顏色和濁度兩者綜合影響有關的水質指標。 

    一般說來,水中的不溶解物質愈多,濁度愈高,但兩者之間并沒有直接的定量關系。因為濁度是一種光學效應,它的大小不僅與不溶解物質的數量、濃度有關,而且還與這些小溶解物質的顆粒大小、形狀和折射指數等性質有關。 

    在水質分析中,濁度的測定通常僅用于天然水和飲用水。至于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由于含有大量的懸浮狀污染物質,因而大多是相當混濁的,這種水樣一般只作懸浮固體的測定而不作濁度的測定。 

    在正常檢測的室溫范圍內,較小的溫度波動對渾濁度的影響不大。 

    另外濁度對光度法有一定影響,比如總站最近出臺的《地表水總磷現場前處理技術規定(試行)》明確規定測總磷時,不同濁度的前處理方法。具體如下: 

    一般水體水樣前處理方法見表 1.如遇到藻類聚集,應過 63 μm 的過濾篩.后再按照表 1.1要求執行。 

    同時濁度大于 500 需要現場離心,個人感覺實施難度很大。 

    5、水質余氯檢測用哪個方法? 

    問題描述:

    剛剛接觸水質檢測,余氯檢測到底用哪個方法?是 HJ585,還是 5750 呢?我都看暈了,我看 5749 里面的指標寫的是游離氯,這個是不是兩個方法都可以用?其他水質對氯的要求從哪里找呢? 

    解答: 

    環保的用是 HJ585 和 HJ586,生活飲用水用 5750。如屬環境檢測建議采用 HJ 586-2010附錄 A 的 N,N-二乙基-1,4-苯二胺現場測定法,該法方便快捷。 

    余氯檢測一般指的就是游離余氯,可以依據水樣來源或要求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檢測。其他也有 GB/T 14424-2008 工業循環冷卻水中余氯的測定等方法。具體需要方法可以到論壇資料庫里或者其他網站搜索查找。 

    6、用 HJ586-2010 方法測定游離余氯的標準曲線不成線性怎么辦?

    問題描述:

    我在用環境保護標準 HJ586-2010 N.N-二乙基 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測定水中游離余氯時,出現很多問題,想向大家請教一下:

    A、第一遍做標曲的時候,沒考慮到避光情況,按標準加完磷酸緩沖液后,慢慢顏色退掉,在家 DPD 時不顯色。 

    B、第二遍做標曲的時候,用的是棕色的比色管,加完硫酸 1min 后,加 NaOH,定容,加磷酸緩沖液,加 DPD,是每一個管分別做的,時間控制的也一樣,但是發現到高濃度時加入DPD 之后立即褪色,且低濃度的吸光度也不成線性。 

    另外,在網上看到相關的文章提到,加入硫酸后,延長反應時間,低濃度 45min,高濃度30min,不知道有沒有做過的高手可以指點一下。謝謝大家 

    我想請教一下大家:游離余氯的標曲是否應該是一條直線?我做的標曲吸光值開始變化很大,后來很小。呈現拱形。做了好幾次都這樣,還挺平行的!都快瘋了! 

    解答: 

    A、做該項目時,需要快速操作進行測定,因為余氯有漂白作用,能使有色物質褪色,濃度越高,褪色越快,所以測定時要求的是先把試劑放在一起,再加水樣。一個一個來就好的多。 

    B、按 GB/T 5750-2006 做的,用高錳酸鉀的做標準溶液,基本上都有 0.999.甚至更高。嚴格按標準來做,顯色后立即測定,所以標準系列,我們都是做一個點,馬上測吸光值,再做下一個點!線性還是很好的。不能做完一系列的點再上機測定。而且和目視比色法,HACH 便攜式余氯測定儀比較,結果都很相近。 

    聯系方式Contact

    咨詢熱線:027-59223306

    手機:15871815200

    聯系人:申經理

    郵箱:zddhjdz@163.com

    地址:武漢市東湖高新區佛祖嶺一路19號中國地質大學科技園2棟8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