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技術

    典型修復技術-中地大環境地質環境修復來源:武漢中地大環境地質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1-07-19    瀏覽量:

    • 1.穩定固定化技術
    • 針對Pb、Cr、Cd等熱敏感性低的重金屬污染場地,基于物理及化學的方法,將不穩定的有毒性的廢棄物轉化為穩定的固體,減小廢棄物的毒害性。

    • 特點: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成本較高;場地適應性強;修復后需長期監控,二次開發受限制;工期較短。

    • 2.化學氧化技術
    • 向污染環境中加入化學氧化劑,依靠化學藥劑的氧化能力,分解破壞污染環境中污染物的結構,使污染物降解或轉化為低毒、低移動性物質的一種修復技術。

    • 特點:有機物污染修復技術;成本較高;場地適應性強;修復后安全可靠;工期較短。

    • 3.熱脫附技術
    • 針對Hg、As等揮發性重金屬和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污染場地,基于熱物理和化學方法,研究開發的污染土壤熱驅脫附技術。通過直接或加熱使污染物揮發或分解,從而減少污染物含量,達到修復目的。

    • 特點:多種污染修復技術;成本很高;場地適應性強;修復后安全可靠;工期較短。

    • 4.氣相抽提技術
    • 針對污染物揮發特性和土層滲透特性條件較好的污染場地,基于物理方法,改變污染在氣液固三相中的分配比例,使被吸附的、溶解狀態的或者自由相的污染物轉變為氣相,收集并進行處理,繼而減少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

    • 特點:有機物污染修復技術;成本較低;場地適應性差,不適應粘性土;修復后安全可靠;工期較短。

    • 5.化學淋洗技術
    • 針對重金屬(HMs)和多環芳烴(PAHs)及石油(TPHs)等污染場地,基于化學原理,通過水或增溶強化藥劑將污染物從土壤相解吸下來,再進行泥水分離和污水處理。

    • 特點:多種污染修復技術;成本較高;場地適應性強;修復后安全可靠;工期較短。

    • 6.隔離阻斷技術
    • 通過各類工程技術手段(隔離墻結構、防滲膜結構等),限制污染物的遷移(表層遷移和地下遷移),切斷污染源與受體之間的暴露途徑,以達到降低污染風險和保護受體安全的污染物阻隔系統。

    • 特點:各類污染修復技術;成本較低;適應各類場地;修復后需長期檢測,二次開發受限制;工期較短;

    7.微生物修復技術

    • 適用于有機物污染土壤的修復,基于微生物方法,使污染物質作為微生物的營養物被吸收降解。

    • 特點:有機物的修復技術;成本較低;操作簡單;修復后安全可靠;修復工期較長;環境要求較高。

    • 8.植物修復技術
    • 以植物忍耐和超量積累某種或某些化學元素的理論為基礎,利用植物及其共存的微生物體系,清除環境中的污染物。

    • 特點:多種復合污染物修復技術;成本較低;場地適應性強;修復后安全可靠;工期較長。

    聯系方式Contact

    咨詢熱線:027-59223306

    手機:15871815200

    聯系人:申經理

    郵箱:zddhjdz@163.com

    地址:武漢市東湖高新區佛祖嶺一路19號中國地質大學科技園2棟8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