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動態

    【案例分享】山東威海華夏城礦山生態修復-社會資本參與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案例來源:武漢中地大環境地質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0-08-26    瀏覽量:

    —、項目概況

    山東省威海市華夏城景區位于里口山脈南端的龍山區域。上世紀70年代末,龍山區域成為建筑石材集中開采區,先后入駐了 26 家企業,經過30年左右的開采,區域內礦坑多達44個,被毀山體 3767畝,森林植被損毀、粉塵和噪聲污染、水土流失、地質災害等問題突出,導致周邊村民無法進行正常的生產生活,區域自然生態系統退化和受損嚴重。

    2003年開始,威海市采取“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多資本融合” 的模式,對龍山區域開展生態修復治理,由民營企業威海市華夏集團先后投資51.6億元,持續開展礦坑生態修復和旅游景區建設。


    二、主要做法

    一是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明確生態修復和產業發展的實施主體。威海市委、市政府確立了“生態威海”發展戰略,把關停龍山區域采石場和修復礦坑擺在突出位置,將采礦區調整規劃為文化旅游區,同時引入有修復意愿的威海市華夏集團為修復治理主體。為支持華夏集團開展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威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深入礦山,組織金融、自然資源、住建等部門召開專題會議解決實際困難。華夏集團先后投入2400余萬元用于獲得中心礦區的經營權、采礦企業的搬遷補償和地上附著物補助等,并租賃了周邊村集體荒山荒地2586畝。隨著生態修復不斷推進,華夏集團將生態修復與文旅產業、富民興業相結合,通過市場公開競爭方式取得了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為后續生態管護和區域開發奠定了基礎。

    二是因地制宜、分類施策,開展礦坑生態修復。根據山體受損情況,以達到最佳生態恢復效果為原則,通過土方回填、修建隧道、 攔堤筑壩、涵養水源、栽植樹木等實施方式,分類開展受損山體綜合治理和礦坑生態修復。針對威海市降水較少、礦坑斷面高等實際情況,采用“拉土回填”方式填埋礦坑、修復受損山體;針對部分山體被雙面開采,山體破損極其嚴重、難以修復的情況,通過修建隧道、隧道上方覆土綠化、恢復植被的方式進行修復;對于開采最為嚴重的礦坑,通過攔堤筑壩、黃泥包底的工藝儲蓄水源,共修筑了 35個大小塘壩,經天然蓄水、自然滲漏后形成水系,為區內主要水源。

    三是依托自然形態,發展文旅產業。依托修復后的自然生態系統和地形地勢,打造不同形態的文化旅游產品,促進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依托長210米、寬171米的礦坑,創新打造360度旋轉行走式的室外演藝節目。依據山勢建設了 1.6萬平方米的生態文明展館,采用“新奇特”技術手段,將觀展與體驗相結合,集中展現華夏城生態修復過程和成效。


    三、運作模式

    一是科學規劃、實施土地差異化供應。威海市規委會于2010 年批準華夏城片區控規方案,同時經市政府協調相關部門,將龍山核心區域內的1670畝國有林場租賃給華夏集團使用。通過市場公開競爭方式華夏集團取得了223畝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其中150 畝用于建設海洋館、展館等景區設施,73畝用于建設與配套的酒店。

    二是多元化產業發展,拓寬收入渠道。優良的生態環境,促進了周邊服務業的良性發展,吸引了大批酒店、商超等項目,并形成了特色街區,成為威海市人流、物流、資金流活躍板塊。截至2019 年底,華夏城累計接待游客近2000萬人次,門票收入是主要的收益來源。

    三是推動區內周邊城市化進程。隨著生態環境的顯著改善和華夏城的建成開放,帶動了周邊區域的土地增值,實現了生態產品價值的外溢,其中住宅用地的市場交易價格從2011年至2019年有較大幅度提升,實現了生態產品價值外溢。威海市政府支持華夏集團對周邊5個村實施了舊村改造,讓1200余戶村民改善了居住條件。


    四、主要成效

    一是恢復了區域內的自然生態系統,增加了生態產品供給。截至2019年,恢復被毀山體近4000畝,栽種各類樹木1189萬株,龍區山域植被覆蓋率由65%提高到97%,修復了水系、棲息地,提高了動植物的多樣性,為周邊15萬居民和威海市民提供了高質量生態產品。

    二是生態旅游的發展帶動了其他產業發展,促進了生態就業。經過十幾年的努力,龍山區域的礦坑廢墟轉變為生態良好的華夏城,共吸納周邊居民1000余人就業,人均年收入約4萬元;帶動了周邊區域酒店、餐飲和零售業等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新增酒店客房4170間和餐飲店鋪2000家,帶動創業就業1萬余人;周邊13 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年均增長率達到了14.8%,實現了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


    案例啟示:該項目探索生態修復與產業發展、富民興業相結合, 整體謀劃、系統實施,形成了因礦山修復后生態環境改善而帶動社會資本投資、因華夏城建成而帶動周邊區域的土地增值、因盤活土地利用而帶動產業發展、因產業發展而帶動生態就業的良性循環,最終實現了生態、經濟和社會的綜合效益,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聯系方式Contact

    咨詢熱線:027-59223306

    手機:15871815200

    聯系人:申經理

    郵箱:zddhjdz@163.com

    地址:武漢市東湖高新區佛祖嶺一路19號中國地質大學科技園2棟802室